Search

一個人要在一個名字前面,冠上一個頭銜,只不過再多加幾個字;但是,一個人要贏得一個頭銜,卻得費上多年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一個人要在一個名字前面,冠上一個頭銜,只不過再多加幾個字;但是,一個人要贏得一個頭銜,卻得費上多年功夫,甚至一生一世。只是,居禮夫人 (Marie Curie, 1867-1934) 這位科學家,冠在他名字前面的頭銜,不是一組,而是一列。這位生在 19 世紀的女性,要有多強悍、多勇敢、多堅持,才能為自己贏得那麼多個第一與唯一: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,第一位獲得兩個諾貝爾獎的科學家,第一位獲得巴黎大學教授教職的女性,也是唯一獲得愛因斯坦讚揚「從不曾受名利薰心的科學家」。

但是,如果只認得這些頭銜,「居禮夫人」這四個字還是沒有太多意義,除非你真正深入這位科學家的人生、家庭與研究。既然今日我們時時刻刻都還活在居禮夫人的科學遺產之下,怎能不好好認識這位創造歷史與奇蹟的偉大女性,不如就去看看《居禮夫人:放射永恆》(Radioactivity, 2020) 這部電影吧。

居禮夫人的研究過程,宛若一場苦勞的修煉,而且是長期處在晦暗未知的狀態下,朝著無光的未來前行,甚且不知放射線對身體的危害,只能日夜與酒精和燒杯為伍。然而,即使研究根本就是場苦勞,這場修行其實算不得什麼太大的困難,看不見的社會枷鎖,才是真正最難克服的人生難題。

居禮先生肯定是位相當了不得的男性,一開始居禮夫人對他既傲慢又無理的態度,都拒絕不了居禮先生渴望表達青睞的念頭,可見他對居禮夫人的愛與欣賞,有多真誠又多濃烈。這兩位科學家在一百多年前的愛情故事,讓人不禁再度點燃希望,相信世間真有男性愛上女性的理由,是因為她的聰明機智,而不是臉蛋身材。

只是,在兩個女兒陸續出生,諾貝爾獎也即將入手之際,居禮夫人失去一生中最懂得他的才華的親密伴侶──居禮先生。這場意外,根本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玩笑與惡夢。然而,就在這場惡夢都還來不及清醒之際,隨之而來的媒體霸凌與撻伐,更讓居禮夫人受盡身心折磨。

現實中,跌入如此人生的深淵,能有多少人能挺過;即使挺過之際,還有多少人能夠再次站起。這種現實英雄少之又少,但是居禮夫人肯定就是這種狠角色。居禮夫人天性中有種偏執又傲慢的性格,絕不放棄也絕不低頭的韌性,讓他不只挺過、站起,並且另創人生高峰。

以前居禮夫人對我來說,只是個書本上四個中文字,是個平面而沒有靈魂的科學家;看過《居禮夫人:放射永恆》之後,這位前衛的女性主義者,透過裴淳華(羅莎蒙派克,Rosamund Pike)的精湛演出,栩栩如生在畫面上展現為一位有血有肉又有靈魂的科學家。與導演莎塔碧和圖文插畫家雷德尼一樣,我也馬上成為居禮夫人的粉絲,瞬間愛上這位活出自我也無畏眼光的先鋒女性主義者。

全文👇👇😃😃🙏
https://bit.ly/2Kur4F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介紹許多電影與一些書
View all posts